腰椎术后别慌张!这份“康复时间表”与动作指南请收好

腰椎病的健康指导

亲爱的患者朋友,为了帮助您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、更好地配合治疗、加快康复、重建腰椎功能,现将腰椎病患者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整理如下,请仔细阅读,我们与您一同迈向康复!

一、术前训练:提前适应,减轻术后不适

1、体位训练

方法:俯卧位,头侧转,双臂前屈置于头两侧,头下垫软枕,胸部及耻骨联合处垫海绵垫,腹部悬空。

时间:术前3天开始练习,从短时间逐步延长至连续2-3小时,增强术中耐受能力。

2、床上排便训练

提前练习使用便器,避免术后因体位改变导致便秘或尿潴留,保持床单位清洁。

image.png

3、功能训练

轴线翻身:学习缓慢翻身,保持身体成直线,避免脊柱弯曲或扭转;

踝部练习:每天2-3次,做踝关节跖屈、背伸动作(每组20-30次,每次保持5秒),预防术后神经根粘连与肌肉萎缩。

image.png

二、术后体位护理:科学姿势促恢复

术后平卧:

先平卧6小时,之后每2小时轴线翻身(保持脊柱成直线),避免扭曲。

侧卧技巧:腹部侧前方切口优先健侧卧位;

侧卧时,上方腿屈膝,两腿间垫枕;

仰卧时,膝下、头下垫枕,肩部稍抬高,缓解腰部压力。

image.png

三、伤口引流管护理:畅通引流防风险

引流管需妥善固定,轴线翻身,床上活动时,避免牵拉脱落。 

四、排尿排便护理:贴心指导助舒适

留置尿管护理:

留置尿管期间,保持管路通畅,每日2次会阴清洁,预防感染。

排便困难应对:

✔ 饮食多纤维(蔬菜、粗粮),多饮水。

✔ 每日顺时针按摩腹部,促进肠道蠕动。

✔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开塞露等辅助方式,养成定时排便习惯,养成定时排便习惯。

禁忌提醒:严格卧床排便,避免坐起或下床,防止腰部受力。

五、术后功能锻炼

锻炼目标

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,改善腰椎功能,增强腰背肌力量,预防肌肉萎缩,减轻疼痛,提升生活自理能力,重建脊柱稳定性!

分阶段锻炼计划

第一阶段:术后1月内(早期活动,预防粘连)

1、踝泵运动:促进血液循环。每天3-5次,每次10-20组。

2、直腿抬高:防止神经根粘连。每天3-4次,每次5-10组。

image.png

图片第二阶段:术后1-3个月(逐步恢复活动)

1、腰围使用:

选择合适尺寸(上至肋下缘,下至臀裂),避免过窄或过短。

症状重时全天佩戴,症状轻时外出、久坐佩戴,卧床时取下。

佩戴期间仍需坚持腰背肌锻炼,防止肌肉萎缩。

2、佩戴腰围:

术后3-4周可下地活动,以卧床为主。

术后5-7周短距离散步。

术后7-8周可从事轻松工作。

image.png

第三阶段:

术后3-6个月(腰背肌强化训练,强化腰背,稳固腰椎) 

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腰背肌锻炼,以直立行走为主。

术后3个月后逐步恢复飞燕式、五点式等训练。

术后6个月内避免扭转、跳跃或提重物。

image.png

六、日常活动姿势指导

场景

正确姿势

鞋履

避免穿高跟鞋,选择3cm左右低跟鞋,减轻腰椎压力。

保暖

避免受凉,不洗冷水澡,减少腰部肌肉紧张。

卧姿

避免趴睡,选择硬板床;枕头高度适中。

坐姿

臀部靠椅背,髋、膝、踝弯曲>90°。

坐高椅时脚下垫矮凳,腰部垫圆枕。

站立

工作台高度与直立站姿匹配,减少腰部过度弯曲。

如洗菜、洗衣时将盆抬高,扫地用长柄工具。

行姿

上下楼梯时保持腰背挺直,避免“踏空”闪腰。

日常行走抬头挺胸、收腹、不挺腹,减少腰部受力。

取物

拾物时先下蹲,屈膝屈髋后弯腰,避免直腿弯腰。

取高处物品用矮凳辅助,避免踮脚或抬重物。

运动

避免久坐、久站,保持脊柱挺直,不歪斜倚靠。

游泳、倒走、仰卧挺腹等运动可增强腰部肌肉。

避免剧烈跑跳,防止损伤腰椎。

康复之路需要耐心与坚持!如有任何疑问或担忧,请随时与我们沟通!您的积极配合是顺利康复的关键,我们会全程陪伴,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