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健康科普】秋分养生,这些秘诀快收藏!

今日正值秋分,农历24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,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,南方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。

中医常说的“夏季过后无病三分虚”,因此秋分过后也是最易生病的季节。秋分后,“一场秋雨一场寒,十场秋雨穿上棉”,随着气温逐日下降,寒气侵入人体后,人体阳气逐渐转为向下向内,容易使脾胃功能下降,诱发腹泻、腹痛等胃肠疾病,故秋分养生应以“阴阳平衡”为原则。

那么,秋分时节该如何健康养生呢?

饮食有节

图片

昼夜均而寒暑平

图片

    秋分的“燥”,不同于白露的“燥”。秋分之前尚有暑热之余气,故多见温燥;秋分之后则为凉燥,天气转凉,气候干燥,津液易耗,因此常会出现口干咽苦、大便干硬难解,故润燥应以温润为主,配合酸味果蔬正达阴阳平衡之效。此外,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、菜瓜都不能多吃,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。

    起居有常,适时添衣

    秋凉之后,昼夜温差变化大,适当添衣,夜间睡觉时盖好被褥,做好腹部保暖,减少对胃肠道的不良刺激。如果防护不当,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、腹胀、腹泻、腹痛等症。起居作息在这时也要适时调整,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,以养“收”气;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,使肺气得以舒展。所以夜晚应该在21点上床准备入睡至早上6点准备起床。

图片

二十四中国传统节气

运动适度

图片

秋分以“养收”为主,运动要顺应动静适宜的原则,选择轻松平缓、活动量不大的项目,以防出汗太多,耗损阳气。比如慢跑、登山、打太极拳等,可以增强呼吸系统功能,增加肺通气量和肺活量,加强血液循环。

二十四中国传统节气

调整心情

秋分过后,万物凋零,往往令人顿生愁绪。中医认为“百病皆生于气”,不良的情绪是各种疾病的主要因素。此时,应调整精神状态,保持神志安宁,减缓秋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,收敛神气,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。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喜欢的活动,与亲友交流、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心情。

二十四中国传统节气

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