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很多医院的体制问题,骨科术后的患者在住院期间通常接受不到早期的康复治疗,出院时也得不到详尽的康复指导。患者通常在术后4-6周回骨科门诊复诊。为什么要4-6周,是因为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四肢骨折基本都有一个初步的愈合。这个阶段恰恰是骨折康复的“蜜月期”,之所以称之为蜜月期,因为这个阶段患者应该密切配合康复治疗,也就是跟康复度蜜月。很遗憾,这个最佳时间患者基本在家度过了。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,患者又不是专业人士,加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“伤筋动骨一百天”,因此多数患者采取静养、基本不动的做法。保守起见,让骨头长长牢吧。
查看全文
根据骨折的病理及愈合过程,功能锻炼通常分三期进行:
1、早期功能锻炼:伤后或手术后的3周内,骨折部位的病理表现主要为软组织肿胀及疼痛引起的肌肉痉挛,骨折还不稳定。因此功能锻炼的方法主要为:
查看全文
1.急性肿胀期(损伤/手术后2周)
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控制肿胀、减轻炎症反应。
损伤和/或手术后急性期出血会造成组织明显的肿胀。而肿胀会造成瘢痕形成、粘连。所以我们要重视急性期的冷敷、加压包扎。平时我们的做法是患者术后2天内我们给予cryocuff处理。对于消除肿胀,当然还包括最基本的抬高患肢。其它有效的措施,大家可以给出你们的做法或者意见。
查看全文
一、颈椎病犯了,脖子疼
现代人工作忙碌,生活节奏快压力大,长期伏案工作、使用电脑,不注意颈椎保健,导致目前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升高。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、骨质增生,或椎间盘突出、韧带增厚,致使颈椎脊髓、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,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。颈椎位于头部、胸部与上肢之间、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,但灵活性最大、活动频率最高、负重较大的节段,由于承受各种负荷、劳损,甚至外伤,所以极易发生退变。
查看全文
为达到令人满意的康复治疗效果,患者应清晰的认识自身情况,从而能够更好的配合医生保证实施康复计划顺利实施。
在使用本计划指导练习前,应仔细阅读完全部内容,并经医生许可后再予执行。
查看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