护士必读:何为术后吸收热?

病人问我术后吸收热是什么的时候,我终于可以不再慌慌张张,从容讲解了!

轮转到外科实习的我,经常会遇到慌慌张张的病人家属,搞得我也慌慌张张。

“护士护士,28床发烧了,烧到38.2℃。过去看一下好吗?”一脸的请求。我转向老师求救。

老师问:“病人是什么时候做的手术?”
家属答:“他昨天做完的。”
老师:“那发热是正常的,手术后的病人都会出现术后吸收热。用温水帮他擦擦身,半小时后再测一下体温哈。”

我脑袋发蒙中——术后吸收热?这是什么鬼!!

何为术后吸收热?

术后吸收热为术后局部出血,组织与器官损伤, 在无感染(非感染性)的情况下, 坏死组织分解产物被机体逐步吸收引起的正常发热, 是机体修复性反应(生理性)的临床表现。

术后吸收热有什么特点?

1.手术反应热起始时间一般在术后13 h 以后, 达到峰值时间为术后第 1~ 2 天, 发热峰值在38.5 ℃,发热持续时间小于 4 d,每日温差波<1℃。,除少数特异质患者。
2.吸收性发热37.1~37.5℃者,其发热持续时间2~3天;37.6~ 38.0℃发热者,发热持续时间4~5天;38.1~38.5℃发热者,发热持续时间5~6天。

3.具有表浅手术吸收性发热持续时间短、组织器官损伤轻吸收性发热持续时间短,内脏手术吸收性发热持续时间长,组织器官损伤重吸收性持续发热时间长等特征。

体温升高对机体有什么影响?

发热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,从皮肤、呼吸道丢失的水份和无机盐增多, 老年人可能会出现水和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。发热时呼吸加速,脉率增快,又可加重病人心、肺、肝和肾脏的负荷,而使各脏器原有疾病加重。体温升高使代谢增加,脑缺氧加重,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,引起兴奋性氨基酸增加,自由基、缓激肽增多,白细胞大量浸润,使免疫功能下降,加速脑组织坏死,影响神经功能恢复。

体温超过 37.5 ℃, 患者会出现头痛、肌肉酸痛、全身不适等不舒适感觉,因此预防和控制发热,不但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,使患者机体迅速康复,且能消除患者因术后发热而引起的心理障碍。在患者发热前期及时降温,可减轻患者术后痛苦,有利于肌体体能及早恢复。

临床研究,38.5℃以下发热患者采用温水擦浴降温效果良好,超过38.5℃发热采用物理降温联合药。

如何鉴别吸收热和感染热?

术后肿收性发热通常不超过 38.5℃, 且于手术第3天, 吸收热即逐步下降, 如果在术后第3天,发热持续不退, 且有持续升高趋势, 切口疼痛加重, 并有红肿热痛的临床表现,WBC总数明显增高, 排除同时存在传染性,细菌性,病毒性与虫媒性疾病者,即可视为因术后切口感染而产生的发热。

这就要求一线护理工作人员在交接班之时查看清楚伤口情况,日常工作之时聆听患者主诉以及及时查看伤口和各种检查指标。

如何预防以及做好术后吸收热患者的护理?

1.做术前护理时,告知病人术后可能会出现术后吸收热,让病人做好心理准备。

2.术前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,以防出现术后贫血热混淆术后吸收热。

3.术后病人严密观察体温变化,术后发热者,查看体温变化是否规律。(注意热型、程度以及经过,有无伴随症状,注意脉搏、呼吸和血压的变化。)

4.指导患者休息,舒适体位,注意保暖,防止因外部因素引起体温升高而混淆术后吸收热。

5.38.5℃以下发热患者采用温水擦浴降温,超过38.5℃发热患者按医嘱采用物理降温联合用药。

6.补充营养和水分。可进食患者鼓励多饮水,每2-3小时喝一次,每次100-200ml。足够的水分可以防脱水。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、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,如骨头汤,鱼汤、鸡汤。

7.做好各种检验标本的采集以及送检工作。

8.口腔护理 术后病人由于身体劳累再加上术前的禁食禁饮,加上发热,唾液分泌减少,口腔黏膜干燥,且抵抗力下降,有利于病原体的生长、繁殖,易出现口腔感染。应在晨起、餐后、睡前协助病人漱口,保持口腔清洁。

9.观察病人伤口情况,有无渗血渗液,患者有无红肿热痛的情况。注意区分术后吸收热跟伤口感染热。

10.解释病情,告诉患者发热的原因。同时指导患者家属陪伴,给予心理支持。

这里有一个重点要提醒的,病人生病了,家人亲戚都会比较担心,为表心意都会扎堆去拜访,病房本来就小,人多环境又吵,空气又浑浊,指导患者家属减少人员探访,给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养病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