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生长痛|成长也会“痛”

儿童生长痛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最常见的肢体疼痛之一。尽管生长期疼痛对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不会产生不良影响,但仍受到广泛的关注。

成长也会“痛”,痛趁夜色来

春季,助力孩子长高的季节。在这个季节里,肯定有不少家长会碰到这样的情况:

孩子吃完晚饭后就开始喊腿疼,特别是到了晚上腿疼就更厉害了。有时甚至还会从睡眠中疼醒,哭闹,折腾,弄得全家人都休息不好。

可奇怪的是,到了第二天早晨,疼痛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,照样能跑能跳,丝毫没有生病的迹象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

这种疼痛是典型的生长痛。那什么是生长痛呢?

孩子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,骨骼迅速生长,造成局部肌肉筋腱生长发育不太协调,肌肉受到牵扯,从而引起生长痛。

生长痛好发于3到12岁的幼儿,并以男宝宝居多。其中,2-12岁生长痛的发病率从2.6%~49.4%的不等,4-6岁儿童中高达36.9%。据统计,小儿骨科门诊病人数的1/3以上都是因为生长痛。

生长痛临床表现有哪些?

生长痛主要表现为间歇发作的下肢疼痛。疼痛多为钝痛,也可针刺样痛,甚至剧烈牵拉痛。疼痛的部位多在膝关节,其次是大腿和小腿部位或小腿骨前方。疼痛呈无规则,间歇发作,常在夜间出现,持续数分钟至几小时不等,无游走性。肢体活动不受限。疼痛发作时不伴有发热,皮疹等全身症状。
过度运动疲劳可使症状加重,休息后可自行缓解,次日清晨疼痛完全消失。疼痛严重者可以影响睡眠,或可使孩子在熟睡中惊醒。经医院临床、实验室和x光检查,均无异常发现的这种疼痛叫做生长痛。

生长痛你要知道的3个特征

1、多为下肢疼痛
生长痛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在膝、小腿和大腿的前面,偶尔会在腹股沟区,疼痛一般在关节以外的地方。典型的是双侧疼痛,也有一侧疼痛的。

2、多为肌肉性疼痛
生长痛主要是肌肉疼痛,而不是关节或者骨骼的疼痛,疼痛的部位也不会有红肿或发热的现象。

3、疼痛多发于夜间
生长痛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都是晚上发生的。为何孩子白天就感觉不到疼呢?
一方面是因为白天孩子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抑制了疼痛,另一方面是因为白天孩子在玩耍时,专注于其他事情而不易察觉。等到夜里身心都放松下来,准备要好好休息时,疼痛的症状就会让孩子感到特别不舒服,甚至难以忍受。

中医说“生长痛”

虽然在历代中医文献中并无生长痛相关病名记载,但许多医家已认识到本病的存在。
巢元方《诸 病源候论》中说:“小儿变蒸者,以长血气也。”万全《幼科发挥》中云:“变蒸非病也,乃儿生长之次第也”。变蒸理论说明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某些不适症状,但并非病理现象,仍属于生理状态。

一、生长痛内因
中医认为,造成生长痛的内因是小儿先天禀赋不足,或后天失于调理,导致肾精亏虚、肝肾不足。

肾藏精,主骨,生髓,为生长之本,肾精充盈,则骨骼强壮,反之,则会累及骨骼,小儿在3岁前,肾精尚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,而3岁以后骨骼发育迅速,且活动量大,使原本亏虚的肾精更加匮乏,肾精不足,骨失所养,进而出现下肢疼痛。由于这种疼痛为肾精亏虚所致,属虚证,故局部不红不肿,压之不痛。

肝藏血,主筋。小儿生长迅速,精血消耗甚多。如肝肾不足,筋脉失养,不荣则痛,下肢可拘挛疼痛。

二、生长痛外因
感受寒邪是造成生长痛的外因。寒为阴邪,其性凝滞,善下行。寒邪侵袭人体后,导致气血运行不畅,故痛在下肢且有定处,入夜更甚。